您的位置:首页>教育问答>

父母为孩子报名高价的兴趣班孩子的学习效果却并不好什么原因造成的

最近有位孩子的妈妈发私信找到我,据她所说,自己在暑期为孩子报名了绘画兴趣班。如今,暑期已经过半,但是孩子的绘画能力似乎没有太显著的提高,相较于其他孩子,他的进步有些过于缓慢。

父母为孩子报名高价的兴趣班,孩子的学习效果却并不好。相信不少的父母也有过类似的烦恼。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呢?

孩子是学习的主体

作为兴趣班的主要参与者,孩子学艺不精自然与自身的某些原因脱不开关系。我认为,孩子面对兴趣班时,普遍存在以下三个特点。

缺乏兴趣,学习成负担

对于父母为自己报名的兴趣班,有些孩子显然是匮乏''兴趣''的。不论是哪一方面的学习,其本质上都是枯燥乏味的。当孩子对事物没有强烈的兴趣时,对于这一事物的学习自然也就成为一种折磨,甚至是一种精神上的负担。

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之下,孩子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容易出现得过且过的想法。一旦孩子的学习变成了在完成父母布置的任务时,他们自然不会有寻求自我突破的念想,这也就导致孩子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投入不够,学习渐松散

有些孩子报名的兴趣班是出于自身的一种喜好,但他们的这种喜好往往是一种短暂的新鲜感在作怪。

我们常说的''三分钟热度''就是指代这样一种情况。当孩子的新鲜感一旦散去,学习的动力也就渐渐消失,孩子对于学习逐渐表现出懈怠、懒散。

这种表征也将意味着孩子不能投入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去强化自己的技能,学习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不够坚定,知难而退

无论什么方面的学习,人总是会遇到''瓶颈期'',处在这一阶段,人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这一点对孩子来说同样适用。

孩子正处于心智成长阶段,''瓶颈期''的存在容易让他们产生自我否定的想法。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孩子以兴趣为起始动力,让自己能够开启某个方面的学习。

但随着学习程度的不断加深,孩子会开始出现难以自我突破的症状。当一个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之下,也就是达到''瓶颈期''时,孩子会逐渐丧失学下去的信心与动力,落得个中途而废的结果。

父母“难辞其咎”

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固然不错。但这并不代表孩子的问题是孩子自己一手铺就的。很多时候,孩子的学艺不精,往往是父母没有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父母逼迫孩子学习

许多父母还是不愿承认孩子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个体这一事实,因而总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肆意干涉孩子的选择。这种做法是应该被制止的。

根据一项心理调查显示,1000名受访的孩子中,有高达896名孩子表示不喜欢父母为自己拿主意。父母疼爱孩子是无可厚非,但并不代表可以忽略孩子的感受。有时候,这样一份爱,对孩子来说,真的太过沉重。

兴趣班的报名亦是如此。很多孩子对兴趣班缺乏''兴趣'',那为什么他们还是报名参与了呢?因为他们的父母认为,这样一项技能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我们暂且不谈技能的好与坏,父母这种强制的''爱''对一个孩子来说真的消受得起吗?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应该尊重,一味的''逼迫''孩子是很难就范的。

父母缺乏应有的关注

孩子因为一时的喜好而让父母为自己报名兴趣班,随着兴致的消散而开始懈怠学习,这种情况屡见不鲜。除了孩子自身难辞其咎以外,父母也有无可推辞的责任。

如果父母对孩子有着充分的关注,那么面对孩子的要求,父母是有判断依据的。举个例子,从小对音乐没有半点兴致的孩子,从一个学钢琴的朋友家中回来以后,便吵着要去学钢琴。那么父母完全可以回绝孩子的请求。因为他并不是发自内心想学好钢琴,他只是一时间对这种新鲜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求知欲。

而如果父母对于孩子并不了解,那么很可能会忽略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反而觉得孩子难得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做父母的应该大力支持。

父母缺乏必要的鼓励

当孩子告诉自己,目前的学习很难再取得明显的进步,自己好像没有特别高的天赋时,父母的回答往往不尽相同,那便是让孩子找原因。

这种回答对孩子的打击是相当大的。孩子正是因为找不到原因突破''瓶颈期''而感到烦恼。向父母倾诉时,父母不但不安慰自己,反而要求自己找找原因,强烈的心理落差感会让孩子没有了学下去的动力。

面对孩子学习的''瓶颈期'',必要的鼓励是父母帮助他们过渡的最好办法。但这种方法却常常不被采纳。

如何让孩子“学有所成”

关于学习,我认为''谋事在孩子,成事在父母''。决定孩子最终能否学有所成的关键因素,并不只是孩子付出了多大的努力,父母如何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学习同样很重要。我认为,父母想要孩子能学到''真本事'',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让孩子自主选择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加以发展。诚然,父母凭借自身的社会阅历,能够比较明确什么样的技能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随意为孩子规划人生。

孩子的人生是属于自己的。等到孩子真正步入社会时,孩子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自然会去完善自身的技能,这一点父母无需操心。

在孩子正处于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应该让他们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强化孩子的学习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也就没有什么技能是孩子不能学会的了。

父母应该摆正心态

孩子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发展更多时候应该抱着培养能力的心态,而不是掌握技能。很多父母让孩子报名兴趣班,出发点是让孩子学会某一种技能,这样的心态是不太提倡的。

我们以课程学习为例。如果父母为孩子报名补习班只是为了让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那么孩子所学到的,就只有应试技巧,这种技能在生活中并没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但如果父母是希望孩子能在补习班中学会如何学习,也就是掌握学习能力,那这对孩子而言将是受益终身的。人生本就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孩子拥有学习的能力,自然也就受益无穷。

父母应该加以反馈

当孩子向父母阐述自己学习到了''瓶颈期''时,父母应该反馈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而不是让孩子独自面对问题。

举个例子,父母听完孩子的叙述后,不应该告诉孩子''自己好好找找原因'',而是应该告诉他''不会阿,我觉得你做得挺好的''。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先稳定住孩子对自己的定位,之后再引导孩子寻找突破口。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