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顺序是指按照考生的第一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如果被平行志愿录取,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只有搜索完所有高分学生的志愿后,才能搜索低分学生的志愿。
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区别: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随志愿走”,而传统的顺序志愿是以“志愿优先,按分排序”为原则。示例:
我们来看看沿用多年的顺序志愿录取规则:考生小李在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选择清华大学,第二志愿选择复旦大学,第三志愿选择四川大学。他的申请会先送到清华,只有分数不够或者清华退学才会进入复旦。而且如果复旦大学被复旦大学其他考生的第一志愿填了,那么小李的考试分数会更高,只会被辞退。同样的,川大也是可以晋升的。
在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中,同样是刚才的例子,小李填了三所大学:清华、复旦、川大。这时候这三所大学并行。关键是小李的分数和中考一样,是按照考生的分数排名的。比如小李就是第100个。前99名志愿处理完后,小李的投档就要处理了。
如果小李的分数超过了三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三本大学都没有满,就按他填的顺序投档,被清华录取。同样的,如果你只达到复旦大学和四川大学的录取线,你也会按照同样的顺序投档。
平行志愿的优势降低了志愿填报的风险。
以往考生只能选择一所大学作为首选,难度大,风险大。平行志愿的申请,考生可以同时报考多所大学,增加了志愿选择的空间,降低了风险。
减少高分落榜现象。
在传统的志愿填报方式中,如果第一志愿填报不当,即使分数再高,也可能有一个志愿不及格,如果一个志愿不及格,下一个志愿要么不及格,要么得低分。
实行平行志愿按分数对考生进行排名。高分考生排名靠前,每个志愿有多个院校,增加了选择,从而大大增加了高分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
减少高校断档,避免“大小年”现象
根据平行志愿的招生情况,绝大多数高校在首次投档时就能完成招生计划,缺口或断档现象大大减少,有效避免了高校招生过程中的“大小年”现象。同时,也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平行志愿投档前,需要将模拟投档情况告知高校,高校可以根据生源情况适当调整和增加录取优秀学生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