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形起伏3。主要地形分布(各种地形条件下)4。重要的地形轮廓特征(在轮廓中)。
高中地理一定要背好万能答案术语和模板。1.自然地理学中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形起伏3。主要地形分布(各种地形条件下)4。重要的地形剖面特征(在剖面中)。
二、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性因素):影响太阳的高度、白昼的长短、太阳辐射量,以及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比高纬度地区小);
2.地形(高度、地形):不同海拔的阴坡、阳坡、山地、平原、山谷、盆地(比如山谷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的地形阻挡了冬季的风,同纬度的山地比平原差,年变幅较小等。);
3.陆地和海洋的位置:海洋强度引起的气温年变化幅度;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除湿;
5.天气条件:云多雨多的地方气温逐日,年变幅小于云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高,温度低);绿地温度日数和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三。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和背风坡;
3.地形(海拔):降水在某一海拔达到最大值;
4.海陆位置:离海的距离;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除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和植被的覆盖面;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1)直选法
直接选法主要是针对一些考查记忆知识的试题。这类高考地理试题往往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对课本基本原理的理解。在解题时,根据自己对知识的记忆,高考地理可以选择正确的选项。虽然高考越来越重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但是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很多试卷还是有一些选择题需要直接选答。
(2)图文转换方法
图形是地理的一大特色,课本上很多知识点都是以图形的形式呈现的。这就需要学生关注课本中的图形,仔细分析图形中隐含的信息,学习分析各种类型图形的一般方法。对于课本上用文字描述的一些结论和原理,尽量画成图形,以便记忆和理解。
比如画出某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图,某一天全球白天长度的分布图。答题时要注意及时进行图文转换,让题中给出的信息转换成大家熟悉的文字(或图片),这样会大大提高高考地理答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