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消息,《职业教育法》将于5月1日生效,这是该法实施25年来的首次“大修”。修订后的新法律将使许多将于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受益。取消普工分流并不意味着“普及高中”。初中生毕业后还是要参加高考,但是考高中会容易一些。
初中毕业后取消普工分流的影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自2022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该法实施25年来的首次“大修”。职业教育法的修改已经连续三次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从列入本届人大立法计划拟修改通过至今,已经过去了近四年。
修订后的新法将于5月1日生效,将惠及今年秋季入学的众多新生,因为《职业教育法》在入学考试制度和高等教育制度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通教育分流,让更多人进入普通高中,减少义务教育的“内卷化”;明确本科职业教育,高考后志愿选择会更多;在本科以上的职业教育中,写作有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一直被视为“劣等”。初中毕业,中职不能上大学。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参加公考、事业单位招聘、考研时遭遇学历歧视。
现在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是层次不同,而是类型不同,这样会让更多的学生在职业发展上有很大的潜力。
取消通用岗位分流意味着什么?1.取消初中毕业后的一般性分流,让更多的人进入普通高中,减少义务教育的“内卷化”;明确本科职业教育,高考后志愿选择会更多;在本科以上的职业教育中,写作有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
2.明确本科职业教育,高考后志愿的选择。更多的新法明确规定,扩大职业高考的职业本科、应用本科招生计划,以满足中职学生接受高水平教育的需求。这相当于给中职生上大学开了一个大洞,会大大提高学生上中职的积极性。
3.写在本科以上的职业教育中,中职生进入大学后会有更多的机会读研究生,从而成为更高端的技能型人才。本科职业教育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研究生职业教育也有空间。国家不仅要培养一般技能人才,还要培养研究生层次的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