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功底扎实,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能力突出
29岁的付孝谌,201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学历。他有扎实的物理功底,学生时代,入选省队参加了全国高中生物理竞赛并荣获一等奖,也因此被保送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毕业后,付孝谌开启了物理教学教研生涯,在教培界有了广泛知名度。
回忆读书时代的经历,付孝谌说:“物理学习,兴趣很重要,在老师生动的讲解中构建物理思维,在丰富的实验中增强实践应用本领,同时要敢于大胆质疑,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物理,感悟物理。”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付孝谌将自己对物理学科的挚爱彰显得淋漓尽致,对怎样学好物理,与学生深入交流,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多的是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高中时代的参赛经历。教育理念的先进性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在物理教学中,付孝谌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他坚持教育要对学生终身负责,而不是仅对考试负责的理念,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于接受。因能力突出,教学形式不拘一格,教学质量优异,付孝谌备受学生推崇,深受教育同行钦佩。
职业生涯丰富,精益求精,成绩斐然

付孝谌的教学生涯是从新东方学校开始的,新东方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教育公司,也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公司。刚入职北京新东方的三年期间,他一直从事物理教学工作,主要负责北京海淀桥、艾瑟顿、知春路等校区的高中物理线下大班课教学。他善于总结提炼,绕过物理课本上复杂的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善于以日常生活常见问题解析物理现象,线下积累了很多“学生粉丝”。与此同时,他还作为北京新东方高中物理私播课(新东方录播课)的负责人,统筹组内的私播课课程录制工作,通过网络视频教学,为学生提供1对1的物理教学,为广大学员补充知识重点,突破学习难点。他还结合高考物理重点考点,梳理物理教研侧重点,参与组内教研产品的编写工作,打造新东方物理教学精品品牌。
经过3年时间的实践教学,付孝谌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被晋升为北京新东方高中物理区域教学管理者,他的工作重点从物理教学转向了教学团队管理和教材编写工作,主要负责北京西北教学区域的高中物理主讲团队的日常工作管理、教学培训和业绩提升,有针对性地提出物理教学的意见建议,切实提高了物理组教学质量。根据实践教学经验,他深挖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丰富教材内容,拓展教材形式,编写了《优方法 能提升》系列物理教材4册,教材遴选的物理试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把学生的物理平均成绩提高了15%。同时他作为北京新东方的资深物理教师,负责高中物理线下大班课教学,成为昌平二中绩优班合作项目高中物理主讲教师,所带班级物理平均成绩高于学校整体平均成绩24%。

在北京新东方工作四年时间后,付孝谌抓住机遇,来到一起教育科技集团一起学网校任职,一起教育科技集团是一家优秀的在线教育公司,在智慧教育技术和智能教育平台搭建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于202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经过4年时间的摸爬滚打,让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愈加得心应手。在一起学网校任高中物理组组长期间,在负责高中物理直播大班课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负责人的身份,开展高中物理教研产品体系0-1的搭建和完善工作,通过教研团队的体系优化,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教学成绩斐然,让高中物理团队的业绩始终处于前列。在短短20个月的时间内,因教研教学能力突出,付孝谌被晋升为一起学网校高中部教学教研负责人,以管理层的身份参与高中部教研工作的规划设计、统筹管理、质量把控,同时对高中部主讲团队的建设、优化、教学管理、培训工作进行专业指导,提出日常绩效评价。
潜心教学教研,学术成果丰硕
“学高为师”,作为一位好老师,付孝谌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素质,他认真钻研各地高中物理教材,对各地区高考命题也有着精深的研究,热衷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在各大杂志和学术平台上发表了《数理报》、《教育考试与评价》等学术论文。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智慧教育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智慧教育,付孝谌说:“在课堂形式上不能再拘泥于实体的教室,要充分利用在线课堂、模拟实验、游戏化等新的科技工具,为教学开拓新视野。”为此,他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注重运用信息化技术辅助现代教育教研教学。他和团队一起开发了独立自主在线教育平台,功能和性能达到业内主流水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机器学习学法的物理智能题库使用AI算法实现了完全智能化的分析、推题操作,应用效果反映良好,深受学生家长欢迎;他引入考核软件功能,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考核、评价,通过考核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精细化操作作为指导教学的手段,让老师更直观的了解学生的现实表现。
我们期待,这位名师、教育行业管理者、在线教育技术专家,能够在智慧教育的舞台上,拓步前行,越走越远。
(作者:郑阳)
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