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科学>

宇宙加速度各向异性的证据

观测到的哈勃膨胀速率的加速归因于一种神秘的“暗能量”,该暗能量据称构成了宇宙的约70%。牛津大学鲁道夫·皮尔斯理论物理中心的Subir Sarkar教授与巴黎天体科学研究所和哥本哈根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合作者一起使用740型Ia超新星的观测结果表明,这种加速作用是相对局部的-它沿着我们似乎相对于宇宙微波背景(表现出类似的偶极各向异性)的方向移动。尽管这种加速的物理原因尚不清楚,但它不能归因于暗能量,暗能量会在所有方向上引起相等的加速。

萨卡尔教授解释说:“宇宙学标准模型基于宇宙在所有观察者周围都是各向同性的假设。这一宇宙学原理是哥白尼原理的延伸,即我们不是特权观察者。它在数学构造上提供了极大的简化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来解释宇宙学模型,但是当在这个框架内解释观测数据时,我们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即大约70%的宇宙由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或更一般地说是“暗能量”组成。这被解释为是由于真空的量子零点波动引起的,但是相关的能量标度由H0(宇宙的当前膨胀率)设定。但是,这是1044的因数低于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能量尺度—完善的量子场论可精确描述所有亚原子现象。因此,它的零点波动具有巨大的能量密度,如果它们确实通过引力影响了膨胀率,那将阻止宇宙达到其当前年龄和大小。必须向这个宇宙学常数问题添加“为什么现在?”问题,即为什么暗能量只是最近才开始统治宇宙?在更早的时候,这是可以忽略的,特别是在原始等离子体充分冷却以形成原子并释放出宇宙微波背景(CMB)辐射的情况下(约40万年)(因此,CMB对暗能量不直接敏感)。”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他与雅克·科林和罗亚·莫哈亚伊(巴黎的天体物理学研究所)以及穆罕默德·拉米兹(哥本哈根的尼尔斯·波尔研究所)一起开始研究暗能量是否确实存在。最初的证据(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涉及两支天文学家在1998年“通过观察遥远的超新星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这是基于对约60颗Ia型超新星的观测而得出的,但与此同时,样品也在增长,2014年,该数据可用于散布在天空中的740个物体(联合光曲线分析目录)。

研究人员希望观察推断出的哈勃膨胀率加速度在整个天空中是否均匀。

“首先,我们计算出了(在日心系统中)测量到的超新星红移和视星等,并取消了JLA目录中针对局部'奇异'(非哈勃)速度所做的校正。这样做是为了确定它们在宇宙看起来应该是各向同性的CMB框架中的值;但是,我们团队先前的工作表明,这种校正是可疑的,因为特殊的速度不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即使CMB框架也没有收敛远远超过十亿光年,”萨卡教授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