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教育要闻>

30余所高校信息化专家受邀出席由腾讯教育举办的百校谈活动

当前,国家关于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启动,这是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持续推进教育现代化2.0的重要工作。在此背景下,8月26日,包括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北京地区30余所高校的信息化专家受邀出席了由腾讯教育举办的“百校谈”活动,围绕“紧扣‘十四五’战略规划,助力高校信息化建设”这一主题展开思辨、分享成果。

从今年7月起,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和疫情常态化发展趋势,腾讯教育先后在上海、武汉等地举办“百校谈”活动,与各个区域的高校探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新思路,不断助力高校提升智慧管理和服务工作。

腾讯教育商务总经理罗盛指出,疫情期间,凭借企业微信、腾讯会议、智慧校园、腾讯课堂、腾讯乐享等丰富的产品,腾讯教育保障了全国超1亿师生实现在线教学,北京众多高校也受益于此。随着秋季开学季的到来,如何总结疫情期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经验,从变化中探索出校园信息化的新模式,为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打造出更多新的应用场景,是腾讯教育举办“百校谈”的初衷和目标。

北京场作为“百校谈”系列讲座的第三站,汇聚了北京各大高校信息化领域的专家们。论坛期间,围绕“十四五”战略规划,嘉宾们不仅分享了本校的案例应用与经验成果,也为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之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建议。

清华的校园移动门户发展以应用为核心,以方便是根本

清华大学引入企业微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刘乃嘉总结称,企业微信具有入手快、开发简单、平台适应性好、推广成本低、后续更新与维护简单等优点,是“全行业里开放性做得比较好的移动办公APP”。企业微信里面可以承载着移动门户的角色、通知渠道的角色、IM的工具以及数据分析能力。

随着信息化技术中心和业务部门的推动,当前,清华大学企业微信的在校师生总数达到7.4万,日活用户超过1万,上线以来发送消息总量超过2000万条。

据刘乃嘉介绍,清华大学企业微信端包含了图书馆等校内公共服务类,网络教学、教务等业务系统类,在线服务平台等办事审批类的应用功能。同时,清华大学还上线了微信小程序——教育信息化产品在清华校园里真正成为师生、学校管理者校园服务的移动助手。

面向“十四五”规划,高校信息化发展也进入了“深水区”,需要借助更多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新兴主流技术的推动。刘乃嘉建议,基于企业微信端搭建的校园移动门户应该从师生体验和需求出发,以应用为核心,方便是根本,进一步拓展校园内的应用。同时,可借鉴其他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实践经验,融合新的硬件、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出新的智慧高校应用模式。

大学进入微时代,应实现一体化教学服务

从2014年开始。首都师范大学就引入了腾讯通用于线上教务场景。2020年,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学校又全面推进了企业微信,实现了PC端与移动门户的统一,成为了师生掌上的校园助手。另外,腾讯会议和直播功能,也在疫情期间为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胡迎宾认为,能够做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交流,是现代通信追求的目标。

首都师范大学的企业微信门户覆盖了教学、教务、校务、校园生活的大部分场景。利用企业微信强大的连接功能,实现了校内人员的实名制对话、微信迎新等多个功能,为首师大搭建了一个数字校园。疫情期间,首师大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校师生在企业微信上累计发起了近8万次的会议,不仅搭建了远程教学环境,还实现了云毕业典礼的模式。

胡迎宾指出,大学已经进入微时代,应该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校园线上资讯中心、服务中心、个人数据中心和资源中心,实现PC与移动端的一体化校园服务。

让信息服务触手可及

在移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中,北京交通大学通过1年半的摸索,推动了学校数据中心的建设使用,为移动门户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今,学校的移动门户作为校内的综合校务信息服务平台,包括了APP、企业微信、微信小程序三大承载平台,覆盖了教学教务科研等场景功能以及100多个校园栏目,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便捷灵活的校园服务。其中,“交大魔盒”微信小程序中,集合了师生最需要及经常查看的功能。轻便的用户体验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两年内小程序的用户数超过了3万;而学校的微信企业门户,本科生的关注率已经接近了100%。

真正结合师生的校内需求、功能简单明了、易上手是校园移动应用的最大优势。在疫情期间,微信作为学校消息传播的重要途经,也是学校重要的宣传平台;而企业微信的直播、会议功能为学校各类教学活动提供了支持;基于企业微信,腾讯教育还定制开发出了一大批特色应用,如学生健康打卡、返校管理、图书馆预约等多个应用场景,真正助力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企业微信很好的帮我们学校解决了移动应用与底层硬件以及操作系统适配性的问题。”王芳肯定了企业微信对于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搭建基于未来各类主流技术引领的大平台、轻应用

中国音乐学院校长曾在全校信息化大会上指出“信息化就是衡量一流大学的基本标准。”基于此,中国音乐学院也在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中不断摸索和前进。在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的相关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中国音乐学院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比如,牟综磊指出, 当前,校园信息化发展存在三大不对称:学校师生对信息化的期望和现实的情况不对称;学校的投入与学校网络信息化水平的体现不对称;信息化工作者的努力与用户体验的感知不对称。

因此,牟综磊认为,高校信息化中心最主要的是做好高校信息化的统与分,从“大平台、轻应用”着手。“大平台”指的是支撑全校各业务的硬件平台及支撑核心业务的保障平台;“轻应用”指的是统一平台支持下的各类师生应用,从师生需求的出发,具有易操作和搭建成本低的优点。而校园信息中心的职能和未来,应该更多地借助大数据等主流技术,提供具有稳定、可靠、易维护的服务中台,适用于高校的各类应用,搭建满足学校及业务部门需求的数据挖掘应用平台以及满足师生需求的高校智能应用平台。

面向“十四五”规划,拥抱互联网+教育模式

面向“十四五”规划的背景,教育信息化2.0加速推动了高校 从“信息化”走向“互联网化”,而“互联网+教育”的根本是为教科研三方面核心职能服务,并将成为教育发展的战略支撑,从而促进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此,李峪在本次讲坛上深入阐述了腾讯智慧高校的全场景解决方案,从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大数据辅助学校决策、高效的沟通协同新模式等智慧高校转型升级的需求出发,致力于解决高校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人力、技术、资源、时间等痛点。据了解,腾讯智慧高校的全场景解决方案包含了“一云二服务三连接四中台五场景”等内容。在疫情期间有力保证了高校的“停课不停学”工作。李峪透露,下一步,腾讯教育智慧高校将会联动更多高校以及生态服务商,采纳各大高校在讲坛中提到的经验和需求,专注于教学、科研等平台,为高校信息化发展助力。

对于腾讯教育未来如何更好地为高校信息化发展服务,讲坛最后也征集了其他高校信息化专家的意见。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杨红波主任认为疫情后,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结合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与成果,将人工智能等技术实际运用到教育发展及科研上才是学校未来信息化发展的出路。此外,北京印刷学院网络信息中心杨树林主任透露,高校信息化发展已经到了“深水岭”,腾讯等大企业应该持续与高校探讨出整体的架构和整体的平台性应用标准化;面对数据治理的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是搭建轻应用、更方便、集合性更强的数据应用平台。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中心张卫卫主任则指出,疫情让学校的企业微信门户真正面向师生推广并运用了起来,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对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来说,更重要的是围绕教学、科研、医疗三个核心业务去推动。

“百校谈”是腾讯智慧高校联合国内百余所高等院校开展的系列专场论坛。

其创立初衷,旨在教育部《教育现代化2035》等相关政策指导下,围绕“十四五”规划的建设目标,针对全国各区域高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化痛点,结合信息化技术助力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转型发展,从而打通教育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

腾讯教育将持续为高校信息化发展发力!接下来,“百校谈”讲坛将在郑州、深圳等地启动,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