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教育要闻>

保研直博北大 这位的学霸的学习历程是这样的

国家励志奖学金;7项校优秀学生干部等校级荣誉;全国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科技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项;在EI收录期刊发表文章1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校第二十一届“校园十大歌手赛”冠军;累计参与“迎新晚会”、“毕业晚会”、“黄桷馨声”等校级大型文艺演出及校园励志歌曲录制二十余次……这些,都是重庆邮电大学2016级生物信息学院优秀毕业生邹佳伶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种种成就。再过一段时间,他即将去往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化学基因组继续在专业上深造。

选择重邮 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四年前的夏天,一场讨论发生在无数个家庭中,这对中国千千万万的高考生来说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他们严阵以待,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邹佳伶和家人亲戚们也围坐一起,他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未来的讨论,这次讨论的结果将决定邹佳伶未来的方向与道路,选择什么专业?选择哪个学校?经过商讨以后,邹佳伶决定来到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学习生物信息学。

“个人比较喜欢计算机以及生物,当初一直在两个专业中徘徊。后来在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交叉学科,就看到了重邮的生物信息学,于是当时就决定报考重邮的生物信息学,这也是我的第一志愿。而且我对这个专业的前景也比较看好,对我来说这个专业是兴趣与能力相匹配的。”邹佳伶表示,在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重庆邮电大学也是第一批开设生物信息学专业的,并且与美国Nicholls State University开展 “2+2”联合培养,毕业生可授予中美双学位。经过时间的沉淀,学院的教学以及师资力量都十分雄厚。

据了解,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始终秉承“创新驱动、精英培养”的理念,以“信息技术+专业”为人才培养优势,以科技创新素质养成为特色,培养信息技术在医疗装备、健康信息、生物大数据等领域中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建有科研班、宜伦实验班和众创空间,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及各类科技竞赛,近年来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奖励国家级50余项、省部级100余项。升学率、毕业率、授位率、就业率一直保持学校前茅。

焦急的等待过后,邹佳伶终于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录取通知书。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步入学校之初,他并未感到陌生。熟悉的方言,熟悉的生活习惯,都让他对重庆邮电大学感到亲切。

多维度尝试 感谢每一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少年人的意气风发为重庆邮电大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他们即将在学校的培养下开启一段新的人生里程。

新生活的大门在邹佳伶眼前徐徐打开,走入重庆邮电大学,学校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奇、兴奋。不用终日埋首书桌,没有各科老师的耳提面命,大学校园里的空气都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时间可以任由自己支配。然而短暂的新奇过后,邹佳伶感到了迷茫,虽然踌躇满志,却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前进,但是在不断的尝试下,邹佳伶还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条道路。

“大一很迷茫,很多的新生包括已经毕业的学生在这个阶段都是迷茫的。这个时期大家心中都有远大的追求,但是不知道该力往何处使。其实科研、学生工作、兼职,都是可以拓展的地方,我自己也做了很多的尝试。”参加学生工作,参与科研学习、兼职体验生活……邹佳伶做了很多尝试,虽然很累,但也很充实。

在不断的尝试中,邹佳伶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大一加入了学院的科研班,大二进入生物智能实验室,开始跟随导师做一些科研尝试。从一个专业小白到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与理解,邹佳伶非常感激导师给予的指导,“非常感谢恩师,特别是科研技能的培养和方向对我的指引。”据了解,学校生物信息学院现有教师59人,专任教师48人。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21人,博士41人。兼职教授7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省(部)级以上人才8人,人才队伍国际化和区域影响力居学校第一。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院士、乔治华盛顿大学曾辰教授等一批著名专家为学院特聘或外聘教授。

“学院的每一位导师在指导学生方面都是尽心尽力的,老师们都愿意教学生,周末的时候他们也不休息一直在关注我们在科研学习上是否遇到难题,很感谢老师们对大家的照顾。其实很多老师们科研能力很强,只是都比较低调,他们一直在冲刺很多有难度的课题,同时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师兄师姐。我们学校行政岗位的老师也很亲切,在日常生活上都得到了他们很大的帮助。”提到老师,邹佳伶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感谢老师在学习上的指导,感谢老师在生活上的帮助,让十八、十九岁的少年在离开家人后不至于手忙脚乱。

厚积薄发 走向更高的科研舞台

“大二、大三,是一个沉淀的过程,我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想钻研专业的技能,花了两年时间来磨炼自己;大三到大四,我觉得是我厚积薄发的时候了,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你播种了什么,就收获了什么。”找到自己追求的方向,并为之努力,邹佳伶决定要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自己更加热爱的事业上,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对科研的兴趣与日俱增,在自己的努力与老师的帮助下,邹佳伶先后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科技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项,在EI收录期刊发表文章1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

在大学期间,邹佳伶还和同学一起注册了一家科技公司,如今累计营业额已近二十万元。在运营期间,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创业方向和市场定位给予了相应的资源和指导,辅导员也对公司的技术人员做了一些培训。申请重庆邮电大学利龙创新创业学子基金、学校提供办公场地、获取行业前沿信息……在创新创业孵化园的这两年只要是他们想做的,学校总能提供无限帮助与支持,是他们的坚实后盾。

“想要沉淀一下自己,去学习更多先进的知识,毕竟在专业上我才刚刚入门。与公司有冲突的话还是会选择学习,希望有深厚的积累,可以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看看其他人的科研状态。”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如今,邹佳伶即将踏上更高的学习平台,在学习与工作上,他仍旧选择继续学习。

离开重庆邮电大学,邹佳伶感慨良多:“感谢重邮的有太多,得知自己能去北大读书,最感谢重邮这个平台,给了我很多尝试的机会,也给了相关的资源。学校也鼓励大家去突破,去创新,也感谢学院的很多导师给了我指导和建议。”

学长寄语:希望大家早找到自己的奋斗定位,为之努力。虽然有迷茫,但是希望你们不忘初心,不忘高考时对自己的鼓励,不忘进入大学时自己立下的目标,找到人生方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